会议发布了旨在促进“一带一路”国际经贸合作的义乌倡议,呼吁世界各国城市携手应对共同挑战,加强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和城市间经贸等领域合作,加强城市间政策沟通与协调,推动城市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,提升城市投融资能力创新,促进城市间人文交流与合作。
义乌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健对各位嘉宾来义参加此次对话会表示欢迎。他说,当前,义乌正对标自由贸易区,建设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,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,持续推动产业和城市转型。义乌期待以此次会议和对话会为契机,与更多的城市携手合作、共同发展。义乌将遵循世界城地组织章程确立的推动会员间团结与合作的精神,不断扩大“一带一路”地方合作的“朋友圈”,共同推动城市间国际经贸合作走深走实。
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谢元在致辞中表示,在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中,中国提出了共商共享共建的新治理观,通过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为破解世界共同面临的治理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。中国期待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,包括在座的地方政府完善合作理念,本着多边主义精神,扎实推进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机制建设,为各领域务实合作提供坚实保障。
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主席、印尼泗水市长丽斯玛在致辞中对义乌市承办对话会表示感谢。她指出,这两年是推动前进、实现转型的关键之年,是让我们城市的未来变得更加可持续发展、更加富有活力、更加繁荣的动力之年。通过对话,希望能够培育一种城市间相互分享的文化,一起面对问题和挑战,一起探索新的路径,这样的话,就不会有人在发展中掉队。
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、丝路规划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张秋俭做基调演讲,她指出计利当计天下利,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,将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,带来更加进步和繁荣的中国和世界。义乌是世界知名的国际商贸之都,在促进贸易畅通、建设经贸驱动的可持续发展城市、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、开创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建设中大有潜力、大有可为。
与会各方普遍高度评价此次对话会,认为对话会把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融入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聚焦探索世界城市大家庭加强经贸合作的思路和路径,是一次创新全球城市对话、交流与合作方式的有益尝试。
除大会主题论坛外,会议还举行了地方政府助推中小企业全球贸易发展、数字时代下的贸易合作与发展两个分论坛。会议期间,举行了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“一带一路”主题电子期刊正式上线启动仪式。结合2019中国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,还举办了浙江省国际友城交流展等配套活动,20个国家33个城市共设89个展位,展示了各个城市特色商品、形象风采,为参会的各方搭建了一个增进了解、推动合作的新平台,促进国际友城交往取得更多务实成果。
“一带一路” 资金融通 多元化格局初现
业内专家普遍认为,资金融通无疑是“一带一路”建设有序向好发展的关键,而更重要的是,多元化的资金融通格局正在形成。此外,《金融时报》记者通过梳理第二届“一带一路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发现,银行间常态化合作,以及基于“一带一路“倡议的国际金融交流、投融资合作正在向纵深推进。
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逐渐成熟
作为首届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中的一项,“一带一路”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在近年来为国际金融同业搭建起“一带一路”合作与交流的平台。目前,这一合作机制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,无论是成员数量还是合作项目都有了明显的增加。
据工商银行副行长胡浩介绍:“刚组建这个机制的时候,成员数量只有35个国家和地区、49个金融机构,而现在已经增加至55个国家和地区、89家金融机构。这其中,既有多边机构,也有商业银行、政策性银行,参加主体越来越丰富。不仅如此,成员间也有不少实质性项目落地,目前合作项目数55个,金额已经达到430亿美元左右。”
今年,围绕“一带一路”金融服务合作,机制内成员达成了多项务实合作成果。例如,工商银行、汇丰银行、桑坦德银行等10余家金融机构签署了7个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,总投资金额88亿美元;同时,发布了“一带一路”绿色金融(投资)指数框架,将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、债务资本市场、风险管控等领域的互利合作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在第二届高峰论坛形成的六大类283项成果清单中,多项务实合作将在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下展开。例如,工行发行首只“一带一路”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(BRBR)绿色债券,并与欧洲复兴开发银行、法国东方汇理银行、日本瑞穗银行等BRBR机制相关成员共同发布“一带一路”绿色金融指数,深入推动“一带一路”绿色金融合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