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17-2022年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全景调研与投资风险预测报告》统计数据显示
第一节 中国主题公园行业经营分析
一、主题公园数量规模分析
图表:2012-2017年中国主题公园数量及增长分析
数据来源:中研普华数据库
截至2017年6月份,国内主题公园数量近2900家,当国际主题公园巨头纷纷进入中国跑马圈地时,目前国内七成左右的主题公园还在为盈利而努力。目前国内主题公园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有300家左右,其中有一定品牌知名度、有良好经营业绩的主题公园只占比10%。
仅2015-2016年已开业及在建的主题公园就有约40家,其中2015年开业的重大项目包括浙江安吉的Hello Kitty主题乐园、安徽和山东的方特东方神画乐园等,而2016年各地的万达主题乐园等也陆续开园。
二、主题公园价格情况分析
1、主题公园价格形成机制
价格形成机制有二个特点:一是企业自主制定价格;二是由市场形成价格。也就是说企业经营者依据商品和服务的价值,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竞争情况,自主制定价格。主题公园价格形成机制一般是企业自主定价和政府指导相结合。
2、主题公园价格现状分析
主题公园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,与人们的收入水平、休闲时间、行为偏好、审美情趣、旅游频度和强度等因素密切相关的。一些投资者由于对投资回报期的缺乏正确认识,急于求成(国外一般把投资回收期定为6-8年,而国内往往定在2-3年),加上对国内旅游客源市场过于乐观,往往过高估计客源流量,导致对门票决策失误,就造成了票价大大超出了游客的心理承受值,从而影响了游客的出游心理。门票过高,市场难以接受,导致游客市场狭小,重游率低。除了以上所列举的问题之外,主题公园的发展还存在着经营僵化、管理不善,产品后续发展能力不足,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,都应得到妥善解决,才能使我国的主题公园走上稳定、健康发展的道路。
3、主题公园价格趋向预测
主题公园价格趋向于逐步小幅度的降价,直到降到较为合理的水平。
三、主题公园收入规模分析
华侨城集团:
2016年华侨城集团接待游客3120万人次,营业收入达到536亿元,利润突破90亿元,企业发展迈上新台阶。
纵观华侨城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,围绕“城镇化”做文章是其必然选择和特长所在。1985年从深圳湾畔的一片滩涂起步,华侨城如今已连续多年雄踞全球主题公园集团“亚洲第一、世界第四”。旗下的锦绣中华、世界之窗、欢乐谷、东部华侨城等景区是陪伴几代人成长的“国民旅游区”,“欢乐谷”更是国内主题公园行业唯一中国驰名商标。与不少旅游产业运营商不同的是,华侨城的文化旅游串联起了产业、人口、资本等核心要素,与区域共发展、共繁荣,有效提升了城市功能和竞争力。这是华侨城独特而有魅力的“造城”模式,它和新型城镇化一样,对区域的发展推动明显。
在集团大本营的深圳,华侨城响应深圳市政府“东进战略”和“大前海战略”,布局并启动滨海华侨城、甘坑新镇、国际低碳示范城、大鹏项目、坪山文化旅游带、凤凰古镇、光明小镇、西丽水源三村、深圳国际会展中心、龙华红山文化商业项目等十大重点项目。为了更有效地为城镇化建设聚集资源,华侨城将践行“共享”理念,组建房地产、旅游、文化、酒店、美术馆、博物馆、餐饮、商业、金融、设计等领域的联盟,搭建产业共享平台,建立合作共享机制,吸引优势产业、龙头企业进入,促进行业及区域的整体提升。作为央企的华侨城始终紧跟国家发展战略,以新型城镇化为战略契机,以旅游产业为据点,以“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引领者”为目标,为中国人的小康生活增添快乐与幸福的亮色。
宋城集团:
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.44亿元,比2015年同期增长56.05%;利润总额11.60亿元,比2015年同期增长40.56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.02亿元,比2015年同期增长43.10%,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8.87亿元,比2015年同期增长39.85%。
2016 年,公司确立了打造演艺宋城、旅游宋城、网红宋城、IP 宋城、科技宋城和国际宋城“六个宋城”的战略目标,战略拓展进入新阶段。公司各业务板块均实现稳健发展,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,中国演艺行业的龙头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。